北京大學第三醫(yī)院:對92例3D打印鈦合金髖臼杯患者的隨訪研究
魔猴君 行業(yè)資訊 1695天前
北京大學第三醫(yī)院的研究人員發(fā)表了一項最新研究結果,該研究結果是:“一種用于初次全髖關節(jié)置換術的新型3D打印多孔小梁鈦金屬髖臼杯:至少對92位連續(xù)患者進行2年隨訪?!?/span>
在這項研究中,作者從2013年至2017年連續(xù)研究了92位患者,分析了在全髖關節(jié)置換術期間插入3D打印非骨水泥髖臼杯的患者的臨床數(shù)據(jù)。平均隨訪時間超過48個月。該研究的總體目標是找出使用3D打印鈦杯進行THA后患者的結果和滿意度。
3D打印在當今的醫(yī)療行業(yè)中已變得越來越普遍,尤其是在醫(yī)療植入物方面-從顱面植入物到鈦下頜植入物以及旨在改善膝關節(jié)置換術的設備。
圖片顯示了3D ACT EBM生產的小梁鈦髖臼杯(a)以及其蜂窩實體結構的SEM圖像(b)
在這項針對關節(jié)置換術患者的臨床研究中,三名患者死于癌癥,而八名患者在兩年后的隨訪過程中喪生。作者說:“在我們最后一次評估之前,這11例患者中沒有一例因THA相關疾病而死亡或接受重置手術的。”
圖為傳統(tǒng)杯子的兩層之間的界面(左)和集成式EBM多孔結構(右)。
共有40位男性和52位女性參加,同意進行2至6年的隨訪。用1 mm壓入技術插入杯子。盡管沒有術中并發(fā)癥,但作者指出了一些“相當困難的情況”。然而,所有杯在植入后確實仍提供“良好的基本穩(wěn)定性”。只有兩名患者表示不滿意。杯的“存活率”為100%,患者無任何修改。所有杯子均顯示出“出色的骨整合性”。
研究人員說:“ 3D打印髖臼杯的制造過程與傳統(tǒng)杯的制造過程完全不同。在傳統(tǒng)的還原鑄造工藝中,固體層與髖臼杯的涂層表面之間的界面可能會導致分離和腐蝕,從而導致杯故障。但是通過增材制造工藝進行的3D打印使個性化產品設計和制造更加容易?!?br />
該研究的成功以及EBM生產的杯子的成功歸因于表面更粗糙,并且在松質骨上還具有更大的摩擦系數(shù)。植入物也是多孔的,固體的,并且模仿真實的小梁形態(tài)。
研究人員總結說:“這項研究確實有一些局限性。首先,在這項回顧性研究中,有11/103名患者失去了隨訪。其次,沒有對照組參加這項研究,我們將進行一項前瞻性的隨機對照試驗以獲取更高水平的證據(jù)。第三,招募了來自6位不同外科醫(yī)生的病例,這可能會混淆結果。第四,未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(CT)掃描和骨密度測定評估以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。就所關注的而言,使用EBM生產的3D ACT杯的應用向我們證明了其在中國THA患者中有利的短期至中期臨床結果。它可以提供高的髖臼杯成活率,巨大的臨床改善和出色的生物固定。對于大量患者和長期隨訪,需要對該EBM生產的多孔小梁鈦杯的結果進行更多研究?!?/span>
來源網(wǎng)編譯文章!